熱門關鍵詞: 海島海水淡化設備
缺水已成為世界性的問題,成為制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(fā)展的瓶頸。隨著經濟持續(xù)的發(fā)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本來緊張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銳,故水資源問題的解決對社會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是非常迫切的也是海水淡化的意義所在。
除了加強管理,嚴格立法控制污染和過度采用,提高水價、推行節(jié)水農業(yè)、清潔生產和節(jié)水工藝等措施外,水再用和脫鹽可將污水、廢水、咸水和海水等轉變成飲用水、工業(yè)用水、農業(yè)用水和生態(tài)用水等,在擴大水資源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其中膜分離技術是關鍵技術之一。
除技術可行性之外,隨著水資源的匱乏、對水量需求的增加,常規(guī)方法生產水的成本的增加以及水再生和脫鹽生產水成本的下降,使再生水和脫鹽水在經濟上也增強了競爭性,可以相信,這一趨勢會越來越擴大,膜分離技術的作用也會越來越顯著。
海水淡化是自古以來人們的夢想之一,但由于技術和價格的限制,而難以實現。19世紀出現了浸沒式蒸發(fā)器,但僅限于遠洋船只等應急使用。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促進了脫鹽技術的發(fā)展,但仍限于多效和壓汽蒸餾。20世紀50年代,美國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戰(zhàn)略意義,專設鹽水局,30年內撥???4億美元研發(fā)新的脫鹽技術。1954年電滲析(ED)實用化,1957年多級閃蒸(MSF)問世,1960年反滲透(RO)獲突破性進展。1975年低溫多效(LT-ME)商品化,1990年后,隨著RO膜性能的提高,價格的下降,高壓泵和能量回收效率的提高, 反滲透海水淡化法成為投資最省,成本最低的海水淡化制備飲用水的過程。在20世紀60年代末,脫鹽水產量僅8000立方米/天,到1990年達1.32×107立方米/天,2006年在3.75×107立方米/天以上,其迅猛增長的趨勢是少見的。多級閃蒸技術占世界海水淡化裝機容量的42%,反滲透技術占淡化裝機容量的45%。
咨詢電話
微信掃一掃